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跟著女兒來到博客,一切從頭學,慢慢來


by manmanlai
カレンダー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一村一品”运动始源于日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分县。这个县当时的县知事(地方首长)平松守彦,为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号召民众通过不懈的努力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使之风行全国并走向了世界。这一号召得到热烈的响应并迅速传遍日本,对推动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据记载,平松知事每当要去中央或其它地区出差开会,都要把广获盛名的“大分烧酒”带上,作为馈赠礼品,一时在日本传为佳话。当然,此处的“一品”并非只指某一具体产品(商品),而且还包含着其它富有社会意义的各种行为。例如,大分县有个偏远的乡村,村里的年青人认定鲜花是他们村的“一品”,于是只要一有空大家就沿着乡间小路往外延伸着种花,一直种到国道。现在这个乡村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花乡。观光巴士从国道就沿着他们栽植的花道一直开来。至今,离村不远、在外工作的本村人,遇节假日还常有抽空回家乡种花的习惯。
   原源于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在日本迅速传开,而且已跨越国界,在亚洲地区也已为各国所重视。
   2008年“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在我国江苏溧阳召开,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余名政要、工商界人士及学术界代表,介绍了各自国家推行“一村一品”的情况。“一村一品”运动的发起人、日本大名县原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出席了大会。并商定2009年“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将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

   
 书名《一博一品》来自“一村一品”_b0106442_1616570.jpg
常州市副市长韩九云在研讨会发言

   “一村一品”开扩了博友的思路,大家一致赞同把书名定为《一博一品》,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

# by manmanlai | 2009-01-11 16:15


    我被“交城人”博主称为资深成员。我倒确实是第一个入圈的人。我虽儿时在义望住过一年半载,但乡土的情意,让我对“交城人”特别在意。几乎拜读过诸位的每篇博文。
   我这次参加《一博一品》出版的博文是“真实的故事”,其内容就是讲咱们交城山里的真实的事,没有任何的加工和添意。我把该文(中文版)抄贴入下:
真实的故事(2006年 06月 12日))
   交城县,因为一首出名的民歌:“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而知名全国。但它确实是一个又小、又穷的县份,百分之八十的面积在山区。这里没有交通可言,弯弯曲曲的山道上只有毛骡和独轮车才能通过。在这个山区的村落里,却住着一位受当地人特别尊敬的日本老太太.就连在“抗日峰火”的年代,也没有谁难为过她。这位老太太,如果还活着的话,也该是一位百十多岁的老人了。我不知她的真名实姓,在故事里就称她为“梅子夫人”吧。
   据说,那个年代,梅子是一位日本贵族家庭的小姐。在她和中国的这位穷留学生(以后文中称李桑)相恋、相爱、成婚之后,又随夫来到中国。先是在太原,后流落到这个几乎是与世隔绝的李桑的老家。
   最浪漫的还是他(她)们两位在日本时的那段恋爱史。当时中国留学日本的学生中都一致认为,他(她)们的相爱是绝不可能的事,李桑在想吃“天鹅肉”。但到后来,毕竟成了事实。在日本的那段时间里,起初,李桑过着清贫而乏味的生活。有空时,常习惯无聊地看看窗外,这就是他整天里最自在的时刻。久而久之,他发现,在特定时间准有一位日本姑娘从门前骑车而过。后来,身不由主地到时间就想来看看。越看越入神,这位姑娘是,怎么看,怎么好。但苦于没有接触的机会,姑娘还都没有注意过他一次。人,总是会急中生智的。李桑経过一番策划,选在梅子下学骑车回家的途中,他也借了一辆破旧自行车尾随其后。当他的前轮追上梅子的后轮时,猛转车把。梅子被重重地摔倒在马路上,把李桑也嚇坏了,他没想到会把梅子摔的如此严重。他抱起梅子就一口气地往医院跑。在治疗和安排住院的时间里,李桑用电话通知了梅子的家中。可是在梅子的双亲赶到之前,他已悄悄离开医院。三天之后,李桑举着鲜花来看望梅子,巧遇梅子的妈妈也在病房。梅子妈妈为他的助人行为,一再向他致谢。到五天头上,他再次来看望梅子时,妈妈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几乎是要把他撵出病房。这时,梅子的父母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严厉警告梅子,再不允许见他的面了,而且还通知了医院的護士。这些都使得梅子莫名其妙。但以后的时间里,梅子还是发现李桑常来在窗外看她。有时摆摆手,有时点点头,只要得到回应,就满意而去。李桑来探望的时间也很有规律性。若到时没来,梅子就有些心慌意乱。此后,梅子家就再没安生过,吵嚷不停。梅子的父母对她可谓软硬兼施。最后,以无情地“断绝家庭关系”而告终。梅子头也没回义无反顾地随着夫君李桑来到中国。
   回到中国后,李桑顺利地在太原找到一个薪水丰厚的工作,两人的生活过得美满幸福。相继家中又添了两个十分喜人的女儿。真是老天爷没长眼,命运的恶魔无情地袭来,李桑突然病逝。傾刻间,这个美好的家庭陷入绝境。可憐的梅子已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在人生地不熟的太原已举目无亲。梅子最后选择了去李桑家乡寻找从未见过面的亲戚的决定。就这样,孤儿寡母投奔到这个交城县的穷苦山村。村里人怀着好奇和同情的心情接纳了母女三人。梅子初来时,又像投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她原来知道的一点点汉语,在这里根本用不上。但梅子认定这里就是她惟一的家。梅子不屈的性格和善良的心地,在她人生的路上再次创造了奇迹。她的处境由孤独无助,变成热情友善,最终受到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爱戴和尊敬。听说,两位漂亮的女儿早已走出大山,闯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但她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可敬的梅子妈妈。
   故事是家父在世时不只一次地给我们讲起过。显然,家父甚至家母都和李桑相识。因为家父1920年(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理化部后,当年官费派往日本帝国大学实习。李桑和家父应是同年代在日本的交城县同乡。

   我想请诸位帮我打听一下:
1,这位日本老太太究竟住在山区的那个村,她的日本名字、日本老家在那里?
2,这多年来,老乡们对她有何反应?
3,她的两个女儿叫什么名字,现在何方?
    这类情况,上年纪的老人或县志中会有知晓。因为一个日本老太太在交城山区的婆家住了这么久(好几十年),老年人一定有所耳闻。
   诸位如有所知,请费心转告。我的E-mail是wuzhiq888@yahoo.com..cn 谢谢!
   春节将至,向众乡亲拜个早年!祝家乡繁荣昌盛,工业增长,五谷丰登,人畜健壮,青山绿水永存!

# by manmanlai | 2009-01-04 11:08

博友共写:中日双语《一博一品》_b0106442_6443752.jpg
《一博一品》

   这本书在多人的努力下,终于在2008年的岁末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了。
   我们是分别生活在中国与日本的30位博友,大家通过网络结识,共同的心愿使我们相聚在一起。我们分别用文章、图画、照片记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汇集成这本《一博一品》。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与地区,使用着不同的母语,年令跨度从13岁到79岁,大部分成员彼此都未曾见过面。这样的人们联合起来共同出版一本双语读本,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我们本身就经历了相互了解、理解这样一个磨合的过程。我们的作品虽不是精品,但品品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都是大家反复切磋琢磨、相互修改、翻译、编辑的。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时半年多的时间,在出版社的的帮助下,今天终于得以与读者分享,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我们是一群草根,是志愿来作这件事的。我们的作品不够专业,甚至还很稚拙,可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的心愿是真诚的、坚定的。当你看到这本书时希望也能听到我们的心声。我们想通过这些真实的感受来促进两国草根之间的相互了解,因为没有了解就不可能理解,当然更提不上真正意义的友好。
   这本书中的每篇博文都是用中、日双语写成,对喜欢这两种语言文字的朋友来说,可算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双语读物。
   《一博一品》的其他信息,可在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网站的“图书搜索”栏内查找。如想近期购买,可向该社的購书信箱发电邮。

# by manmanlai | 2008-12-27 06:44

温故不仅仅是为憤怒


   圆明园是中华近代史上,永难抹去的伤痛。
   我们回读这段历史,令人痛心疾首。憤怒之余也该想想为什么这段灾难就偏偏要降落在中国人头上?而且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的期间,这种恶运总是久久挥之不去?能归罪于“帝国主义”吗?可以,但无济于事。当时的清朝在无奈之下,也曾提出过“以夷治夷”和“结强援”的外交手段,其结果仍是赶走豺狼引入虎豹。事实教育我们,不思自强,是谁也靠不上的。就连英、法联军的头头额尔金和格兰特,在闯入圆明园后,也惊奇地发现,西洋人献给清皇的枪械,竟当玩物一样陈列在大殿里,不去研究仿造,而士兵手中拿的却是腰刀和弓箭。
   其实,回过头来只应怪我们忘记了“居安思危,处盈虑方”的古训。《书经》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汉书• 息夫躬传》也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才是治国除患,永不受辱之本。这就是圆明园留给后人的珍贵教义。
   温故,是为知行。

# by manmanlai | 2008-12-19 14:08

   昔日的圆明园昔日的圆明园(续)中提供的图片(来自网络),均为我国数码科技工作者,严格依据现存各种历史资料,应用三维仿真技术手段制做而成。其效果可说,美轮美奂,精彩绝伦,但毕竟不是当年圆明园的原照。因此,国内仅存的规月桥老照片(约摄于1860年—1900年)显得更为珍贵。

一张仅存的圆明园老照片—规月桥_b0106442_10474717.jpg
当年圆明园的规月桥(现已毁)

   规月桥位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廓然大公景区。廓然大公始建于雍正,整建于乾隆年间。园内有山有水,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占地约50000平方米。这里汇聚和融合了江南园林建筑和北方山庄建筑的两种风格:园林部分,刻意仿造了无锡惠山“寄畅园”的风格;而山庄部分,则以距京城不到八十公里的盘山“静寄山庄”(现今在天津蓟县的官庄乡)为样板。在廓然大公景区,两种风格的建筑,融合得体,相得益彰。既有小桥流水,亭台水榭;又有曲径通幽,岖崎石洞。是圆明园内最大的建筑群之一。难怪后人赞曰:“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只有盛世君王,才有如此之气魄。
   这里想多插一句。诸位,对乾隆下江南,知之甚多,而对乾隆访盘山,听得就不多了。据记载,乾隆皇帝亲临盘山有32次之多。而且还给后人留下“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金口玉言。
   规月桥在廓然大公的西北方位,是一座以石拱为基座的木结构廊桥,廊桥两端自有长廊延伸,湮没于丛林之中。远看廊桥,玲珑小巧,别致匀称,近观雕梁画栋,宁静宜人,实是帝王游览时小憩和用膳的好去处。石拱桥洞高大,便于游艇过往。洞口上方有乾隆御笔“规约桥”三字。桥后的“澹存斋”还隐约可见。
   这一幀珍贵的圆明园规月桥未毁前的老照片,来之不易。该照片的原版存于日本一所大学的图书馆,由一位研究历史的法籍华人翻拍后,几经辗转才落入我国著名文史工作者刘阳先生手中。这张照片拍摄的年代,大致可断定在庚子年八国联军掠夺圆明园之前。因为多种史料证明,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廓然大公是园内幸存的少量建筑之一,而它的毁坏是在相隔四十年之后的八国联军(1900年)。至于这张损毁前规月桥的照片是由何人所摄?而且,既然拍了规月桥,为什么不再多拍点圆明园内别的建筑景点呢?有关的推论或判断甚多,我以为有一种解释较为接近真实:
   1860年英、法联军的随军记者比托,是这幅照片最有可能的拍摄者。他是随联军身带拍摄器材闯入圆明园并可任意拍摄的第一人。这种事,在圆明园的此前或此后,因有皇家卫队和太监的昼夜把守,都是绝无可能。
战事结束后,1863年的7月比托在日本横滨定居并与友人开设绘画和摄影公司。两年后,在1866年10月26日的横滨大火中,比托在中国和印度所摄照片,多数遭焚毁。也许,这张孤单的规月桥,正是劫后余生的流散者。
   世间之事,常是无巧不成。在刘阳先生2007年所著《三山五园旧影》中,就收集到一幅毁于八国联军(1900年)后的圆明园规月桥。

一张仅存的圆明园老照片—规月桥_b0106442_10481888.jpg
1900年(庚子年)被毁的圆明园规月桥

   两张圆明园规月桥的图片,从拍摄时间上看,可能相隔近半个世纪,但拍摄的角度几乎相差无几,给我们留下对比的空间,也成了八国联军毁坏规月桥的铁证。相比之下,规月桥经八国联军的焚毁,早已面目全非:廊桥已荡然无存,桥头的老树被烧的焦黑光秃,桥后的《澹存斋》已成断壁残垣。它们都在凄惨地向国人哭诉着往日规月桥的苦难、圆明园的苦难、也是中国人永不该忘却的苦难。

# by manmanlai | 2008-12-09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