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跟著女兒來到博客,一切從頭學,慢慢來


by manmanlai
カレンダー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孔祥熙和“铭贤”

  孔祥熙1880年生人,祖籍山西太谷县,自称是孔子第75代后裔。从小笃信基督教,就读于太谷县福音院小学和通洲潞河书院等教会学校。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定“辛丑条约”后,孔祥熙随同美国传教士文阿德回到山西太谷县,协助办理“教案”的善后工作。工作中很得洋人赏识,随后就被“华北基督教公理会”保送他去美国留学。
  从1901年秋到1907年的六年间,孔祥熙先后在美国欧柏林大学和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学成回国之前,他重返欧柏林大学,强烈表示愿在家乡山西太谷兴教办学以慰太谷殉难的传教士。这一倡议得到校方和校内中外人士的赞同并立即成立“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协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是“托事部”,负责筹款办学。在筹款的过程中,得到了欧柏林大学前校友、美国制铝工业的学界巨头豪尔(Hall,C。M。)的鼎力支持。
  1907年秋孔携款回国后,先在太谷县城内,基督教公理会为他提供地址,办起了“铭贤学校”。孔祥熙任校长。1909年2月份,迁到太谷县城东的“孟家花园”.由于资金雄厚,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学校有自备的发电厂(奇怪的是,我后来见到的发电厂旧址大门顶上还残留着砖雕的四个大字“聊避风雨”。这怎能是聊避风雨呢?应属“超级豪华”)和烧暖气的锅炉房。校内的主要建筑物都冠以孔氏亲戚和外国朋友的姓氏名。那时的师生人数极少。坚持“学以事人”的校训,用高薪外聘名师任教并以治校严谨而著称。一时间,“铭贤”在山西的声望大增。有和当时天津南开中学及北平师大附中,齐名之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当年十月开始了二百名师生和图书仪器的向南紧急大疏散,路经祈县东观时遭遇日机轰炸。在晋南运城稍是停留,又经河南陕县,于1938年一月到陕西西安。
  1939年3月学校到达四川金堂。
  1943年秋,奉伪“教育部”之命,铭贤由专科,正式改为四年制的私立“铭贤学院”。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曾有返山西的计划。但未能实现。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后,立即着手回迁山西。由于当时川陕铁路尚未通车,只得由公路汽车运送。有部分学生和几个美国的青年教师对这段路程选择了徒步跋涉。爬越秦岭时,在箭阁留下不少漂亮的风景像片。
  1950年10月迁回到久别远离的故地,此时的学生中,除当时在西安和太原补招的几个新生外,全是四川人。四川话是学校的“官话”。男生都着蓝色长袍;女生衣着花丽,头上的针织花帽不是戴在头上,而是挂在后脑勺上。在当时的太谷县杨家庄老乡看来,像来了一群“怪物”。但老年人都知道,“铭贤”回来了,抱热情友善的态度,为学校解决不少具体问题。
  1951年开始了抗美援朝运动,欧柏林的经费终断。政府开始接管,把机械和工商管理系併入山西大学(后来的太原工学院),纺织工程系倂入西北工学院(后来的西北纺织学院),只留了农学和畜牧兽医系改称山西农学院。由私立改为公立,结束了四十四年的“铭贤”历史。学校的办学经费和学生的助学金都由政府保证。
  凡谈到“铭贤”,不可能会有人忘记孔祥熙为它所做的一切。但事实上任何一所学校对社会的贡献,绝非是按创始人的意断所发展。学校永远是孕育社会进步的温床。越是好的学校,在这一点上,体现的越明显。
  “铭贤”是一所有革命传统的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时,“铭贤”师生为声援北平学生斗争,罢课游行,下乡进行爱国宣传。1925年“铭贤”校内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主办进步刊物,宣传革命思想。1932年建立了党领导的外围进步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生中建立“民先”组织,参加太谷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并设法使地方的游击队获得了二十余支由校方拥有的为教育用的枪支。这些枪支当时是藏在体育场西北角的底窖内.还有些学生参加了抗日决死纵队。“铭贤”南迁途经河南陕县时,部分学生经西安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为国家的解放和建设做出贡献。如今,“铭贤”学子遍及世界各地,大都早已是古稀之人,让我遥祝各位健康长寿,家庭幸福!

by manmanlai | 2006-08-03 08:43 | 青年時代